貝發設計生產的越窯青瓷系列閃耀G20杭州峰會各國元首的案頭;廣博文具旗下的小眾生活系列紙質文具品牌KINBOR在國內外斬獲近億元銷售額……這些突破性的事件,讓寧波眾多文具企業充分認識到了文創設計的重要性。于是,在昨天舉行的文博會系列論壇——文創設計對接高端文化制造業現場會上,一大批本土文具企業負責人從廣交會返回寧波,與本地工業設計公司進行對接,決心以創新思維與發展方式,沖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線。
挖掘本地文化大有可為
在對接會現場,貝發的設計人員向在座的同行介紹了大獲成功的青瓷元首筆。“這款筆一身梅子青色,兩端仿良渚玉琮和南宋官窯瓷器瓶口的線條,中圈刻有G20杭州峰會字樣。借鑒了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良渚玉器和南宋官窯瓷器,蘊含浙江和中國元素。”
“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挖掘具有鮮明特色的本土文化并利用匠心、創新思維將其植入到工業產品中,便能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浙江大學設計學科學位委員會主任、博導孫守遷教授說,“這也是響應供給側改革,應對消費市場由大眾消費轉向中層消費的有效途徑。”
3月底,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寧波演講時提到,2015年以來,中央政府提出“供給側改革”的“十三五”規劃戰略以后,中產階級的崛起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到2030年,伴隨著城市人口達到9.4億左右,中國將出現3億到3.5億的中產階級,相當于美國人口的總和,或相當于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韓國等6國人口的總和。
“為了抓住這個市場,近幾年我們廣博推出了主打文藝、清新風格的時尚文具品牌KINBOR,崇尚環保概念的手賬本、筆袋、背包能表現出文具主人的格調與品位。有品牌、有故事、有設計感,從而讓一批消費者成為我們的忠實擁躉。”KINBOR的設計總監俞素珍說。
“在寧波,有許多文化可以被深入挖掘,如王陽明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等等。”孫守遷說。在本屆文博會上,有一家名為“致良知”的企業,就圍繞“王陽明”做出了一系列產品,把王陽明的名言、書法作品融入筆記本、文具等產品,讓參觀的市民紛紛駐足。
下一步,浙江大學與寧波工業設計聯合會將聯合創立海上絲綢之路創新設計聯盟,為寧波企業開發具有寧波特色的海絲文化商品提供助力。
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成為文具高端化的突破口
“除了挖掘文化內涵、講好本土故事,是已經擁有一定市場份額與較好品牌知名度企業的再提升之路,而廣大中小企業在沒有這些前提的情況下要扎根制造環節,在材料、結構、技術上下工夫,才有機會在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生存。而這也需要與工業設計公司合作完成。”寧波市文具行業協會副會長李友煥說。
李友煥說,現在市場上最常見的史努比中性筆在剛投放市場時,筆頭金屬部件用的是黃銅,因為黃銅比較重,更容易讓書寫者找到重心。此外,設計之初,產品的手握部分用的是TPE(熱塑性彈性體),因為TPE安全環保,但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多用PVC(聚氯乙烯)。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差別呢?因為企業總想壓縮成本,以低廉的價格占領市場。而打價格戰的結果就是大家的利潤率下降,產能過剩。2015年,我市文具制造企業的利潤率僅為3.18%,低于我市制造業利潤平均值2.5個百分點。因此,目前的寧波文具企業亟需將制造的重心重新放到功能、結構與材料上。
貝發大紅大紫的元首筆就在功能、結構上花了大力氣,開發了自動鎖墨系統,也就是0.7毫米的雙彈簧鎖控系統,這樣可杜絕漏油。當筆不進行書寫時,它就會自動把這個筆頭和球珠之間給鎖住。貝發集團技術部副經理龍水云說:“常規的筆就是一個彈簧頂著一個球珠,而這支筆在里面是雙保險的彈簧結構,出墨更順暢,不寫的時候,讓墨水止住,更加安全可靠。”
和豐將與浙大合作培養設計專才
盡管,寧波本土文具制造企業在提升發展途徑上基本達成了一致,但大多數中小企業不具備自己建立研發設計團隊的能力,需要借助寧波眾多工業設計公司的力量。那么,在對接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寧波摩根設計的負責人黃山玥介紹,企業在找設計對接時,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行業、有過同類產品設計經驗的設計公司;其次要針對自己的市場進行選擇,有的設計公司的風格更適合歐美消費者的審美偏好、有些則更熟悉亞洲市場;最關鍵的是在與設計師溝通之前,對產品的定位、市場有一個初步的判斷,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出一個大概的脈絡,這樣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盡管寧波有許多工業設計公司,但大多不太愿意設計文具類產品,因為文具商品的附加值低,不如電子產品的利潤多。而且目前許多設計公司的設計還局限于外觀、功能,不能有效深入材料、結構等環節。”市文具行業協會秘書長汪勇說。
針對這種情況,目前寧波和豐創意廣場方面正在跟浙江大學設計專業對接,意向在和豐辦一所針對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院所,促進寧波制造與文創的進一步結合。
東南商報記者樂驍立
通訊員周佳奇 寧波水處理設備 www.nbkongf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