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寧波傳出一個好消息:寧波大學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孵化兩百多萬尾銀鯧魚苗,實現世界上首次銀鯧全人工規模化繁育,這意味著銀鯧養殖產業化指日可待。 事實上,這是寧波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的一個縮影。寧波教育在推進現代化過程中,一直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作為一項重要指標。 寧波高校已在各區(縣、市)實現辦學全覆蓋 高校服務地方經濟,一直是寧波高校的強項。2014年,寧波就開始探索建立項目化合作、資源配置共享等多樣化的校地共建共管合作體制,幾年來,與各區(縣、市)政府先后共建汽車、電子商務、影視等特色學院,力爭實現“創辦一個學院,支撐一個產業”的目標。 如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寧海縣政府、寧海模具城合作打造的寧海機電學院,已成為寧海模具城的重要支撐力量;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侖區政府共建了寧波開發區數字科技園、北侖科技創新中心等項目;寧波諾丁漢大學與慈溪市政府簽約共建航空學院、航空研究院、航空產業園;寧波大紅鷹學院與象山縣政府簽約共建影視學院。目前,寧波高校已在各區(縣、市)實現辦學全覆蓋。 除此之外,寧波高校還主動對接服務重大發展戰略。比如,面向“電商換市”戰略,牽頭成立寧波市電子商務學院和寧波市跨境電商學院;面對“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需求,整合在甬相關高校、行業、企業資源,成立寧波智能制造學院,重點培養具備應用研發能力的制造業緊缺人才;面向新材料科技城建設,發展新材料相關學科專業,與北京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籌建寧波市新材料協同創新研究院。 開創中高職院校海外辦學先河,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寧波教育還一直促進優質教育資源走出去,寧波院校已與印度尼西亞、俄羅斯、韓國、波蘭等國家院校舉辦了近10個境外辦學項目。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開創浙江高職院校海外辦學的先河,在貝寧成立“中非(貝寧)職業技術培訓學院”,為西非各國和在非中資企業培訓各類實用的技能型人才,輸出中國理念和職教技術;寧波外事學校在羅馬尼亞建立中國國際藝術學校,開創中職學校走出去辦學的先河,首批三個專業的70多名學生已順利開學。 另外,寧波還通過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模式,積極探索高職院校教育援外的新途徑,目前已累計承辦了83期援外研修班,為全球113個國家培訓了2000多名高層次高技術的應用型學員,此外還在斯里蘭卡、格林納達、肯尼亞等國家試點開展了境外培訓項目。浙江萬里學院與文化部等聯合舉辦3期阿拉伯國家文物(紙質)修復專家研修班,來自10多個阿拉伯國家的近70名學員參加了培訓。 同時,還推進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國際傳播,與新南威爾士州教育部、西悉尼大學合作連續11年開展赴澳漢語志愿者項目,選派了10批82人赴澳開展漢語教學,當地20000余名學生受益。 鏈接 寧波成為全國職業培訓機構發展的良好范本 近年來,由于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的發展,行業企業急需“一專多能”的中高端跨界復合型人才。然而,傳統的培訓市場存在著諸多問題。未來,如何培育復合型人才,有效解決企業痛點難點問題,成為現代職業培訓領域面臨的重大課題。 寧波市現代服務業公共職業培訓平臺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成為我國職業培訓機構發展的良好范本。 該平臺自2013年11月成立以來,根據國家和寧波的重大戰略及產業發展需要,橫向打造現代金融、經濟管理、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跨境電商(外貿)、企業家俱樂部、農業創業等“八大培訓中心”。縱向組建以寧波全市125家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骨干,以平臺進駐行業培訓機構為補充的現代服務業復合型人才培訓網絡。 在短短四年中,平臺和阿里巴巴等龍頭企業合作,打造了跨境電子商務培訓、企業家大講堂、資本市場與互聯網金融、中國制造2025企業家講壇以及金融惠農等系列中高端培訓項目。2017全年培訓企業中高端復合型人才12000余名,服務4500余家企業轉型發展,共協助二十余家企業新三板上市,帶動了整個區域現代服務業產業升級。通訊員余晶晶記者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