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最近總是睡不好覺,怎么辦?”www.nbwangzhe.com“我家孩子近段時間莫名發脾氣,胃口也不好,我有點擔心。”“這次模擬考我沒考好,拿到試卷時大腦一片空白……”隨著考試畢業季臨近,找學校心理老師咨詢、去醫院看心理醫生的青少年和家長多了起來,尤其是面臨升學的中、高考考生。 遇到以上情況該怎么辦?寧波教育學院研究員、寧波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兼職碩導徐曉虹向記者分析了考試季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以及應對方法。 考前焦慮怎么辦?適度焦慮有助于成績 徐曉虹介紹說,穩定的心理狀態有利于考生的正常發揮。青少年在考試季中,最常出現的心理問題是考試焦慮。 多年來,她接觸了各種因考試而焦慮的孩子,根據她的調查顯示,同學們的考試焦慮各不相同,因人而異,有的同學只有一種癥狀,有的孩子兼有幾種,主要有考前焦慮、考中焦慮與考后焦慮三種狀況,“比如,在重要考試前,學生心理緊張,就會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學不下去、坐臥不安的狀況。也有的孩子對學過的東西感覺很陌生、想不起來。還有的孩子表現出異常煩躁,在家里容易發脾氣。”徐曉虹列舉了幾種常見表現。 而在考試中,也有同學會表現出焦慮,常見的有拿到卷子后,手抖、心慌、出汗、大腦一片空白。還有學生看著考試題眼睛發花、連字都認不出來,考題念了好幾遍也不明白意思。 考后焦慮一般表現為,考完試后著急對答案,每天坐臥不安地等著成績公布。 “考后焦慮,大家相對關注得比較少,主要關注點集中在考前和考試中。”徐曉虹說,考試焦慮是一種正常的狀態,每個人都會有,說明你對考試很重視。人們對自己認為重要的考試才會認真準備,這種重視有助于得到更好的結果。因此,適度焦慮是有益的。 考前失眠怎么辦?調節生物節律 “來咨詢的學生和家長中,問題比較集中在睡眠方面。”徐曉虹說,“很多人特別焦慮,說自己失眠了,一分鐘也睡不著。” 這時,徐老師一般會先認可同學有考試壓力是正常的,仔細聆聽同學的考前焦慮傾訴,“我會分析給他聽,是不是真的是失眠,分析這個孩子對睡眠的認知是否正確,做心理輔導。” 她說,面對第二天的重要考試,失眠很正常。這時應該讓孩子知道,躺著就是休息,不用非得睡著。上床以后可以聽聽音樂,看一些休閑的書,或想想其他比較開心的事來放松一下,不要把睡覺當成是一種心理負擔。 同時,對于考前焦慮的學生,徐老師會建議調節生物節律。“一般讓每一個同學羅列一天的生活時間表清單,并請他們講講這樣安排的具體理由,注意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時,先不急于指出其問題所在。”她說。這里同學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心急吃熱粥,很多同學對自己很嚴苛,起得太早、睡得太晚、時間安排太緊,根本沒有彈性的休閑或機動時間。事實上,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最后,徐老師建議同學保持個性化規律的作息時間,特別是重大考試的考前一段時間,考生的作息時間應和中考、高考時間一致。晚飯后,安排放松的時間,如散步、看電視、適度鍛煉等。不必過晚睡覺,切忌“開夜車”,次日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維持生物鐘節律。 考試時腦子一片空白?暫時放松身心 “個別考生在考場上可能會出現心跳加劇、面色蒼白、虛汗淋漓、手腳冰涼,甚至頭腦空白等現象,沒關系,我們可以嘗試這幾個方法。”徐曉虹說,這時,考生可以暫時停止考試,轉眼望窗外,看看藍天和樹木,欣賞一下外面的景致;聯想大海、小溪,回味一下過去開心的事情。 “然后可以用按摩恢復法。閉上眼睛,揉揉太陽穴,依次按摩頭部各個穴位,做做眼保健操……”她介紹說,“心理學講究身心互動,身體放松了,精神自然也放松了,腦子就清醒了。” 當考生“卡題”時,她建議用暫時跳過法。沒自信,就暫時跳過此題,特別是填空題和選擇題,不能因小失大。“這時也要運用心理安慰法。面對不常見的題目類型和內容,你不熟悉,往往一般人也不熟悉。所以一定安慰自己,實在做不出也沒有關系。” 家長焦慮怎么辦?保持一顆平常心 “實際上,我發現很多時候,家長比考生更焦慮。”徐曉虹說,除了學生來咨詢,經常有許多家長亟待解決自己的焦慮問題。 在現在的社會,各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很多家長從懷孕開始就進行胎教,孩子出生后又努力讓他上好的學校,一路費盡心力。 徐曉虹說,家長首先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把高考看淡,高考幾天并不是決定孩子一生的事。同時,家長也要降低自己的目標,高考是對孩子長年學習情況的一個總結檢驗,成績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改變的。” 另外,在備考期間,家長也不要對孩子表現出刻意關心。“比如飲食方面,大補沒有必要,還是正常化比較好,甚至可以稍微清淡點。還有的媽媽會準備很多所謂的補腦保健品,這個也是因人而異,不一定有用。對孩子越重視,越容易給孩子帶來焦慮。” 家庭環境也要保持良好的氛圍,家長要控制自己內心的緊張,使家庭保持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夫妻之間要盡量轉移注意力,降低自己的焦慮,不要總說升學的事情。 現代金報記者李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