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養豬場的供水提升工程進展順利嗎?冬天到了,4幢危房要加快維修……”12月9日一大早,余姚蘭江街道磨刀橋村和貴州望謨新屯街道納包村兩委班子成員在視頻會議中一一落實幫扶細節。“在你們的助力下,我們村有望今年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提前一年實現脫貧目標。”滾筒輸送機 納包村黨支部書記黎必杰口中的好消息,讓磨刀橋村的兩委班子成員興奮不已。 黨建引領,攻堅脫貧。今年4月份,磨刀橋村與納包村結對,雙方簽訂了“黨建聯建促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協議書”。隨后,磨刀橋村黨總支派出黨員赴貴州,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黨建聯建,余姚基層黨建的“亮顯工程”“小板凳工作法”“全科網格”“村民說事”等經驗在這個2000多公里外的小山村落地生根。“我們將黨建、治理和發展的新理念、新做法、新思路毫無保留地輸出,幫助納包村建設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不但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而且為日后的致富打好‘根基’。”磨刀橋村黨總支書記朱建立說。 “一開始,我們認為‘亮顯工程’可有可無,現在覺得太有必要了。”黎必杰在電話里告訴記者,“‘亮顯工程’完工后,通過展板、墻面等載體展示,村民了解黨支部、黨員在做些什么事,知道村里主要任務是什么,把村民緊緊團結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成脫貧攻堅的力量。”磨刀橋村出資修建的黨建長廊連接起村委會和村民說事點,不僅成為納包村村民的“連心路”,還成為村里的景觀道。 結對后,兩村還互派黨員交流蹲點。磨刀橋村的盧軍榮在納包村蹲點一個多月,在當地建立5個“紅色網格”,每一個網格進駐一名磨刀橋村的黨員,進行點對點扶貧幫助。而納包村村委會主任王封勝來到磨刀橋村后,將余姚美麗鄉村建設、農產品銷售等好做法引入納包村,當地的板栗和蜂糖李等農產品就此走出大山。 8個月時間里,磨刀橋村爭取和落實幫扶資金90余萬元,幫助納包村推進基礎設施等項目,實施養豬場供水提升工程,帶動63戶貧困戶增收。此外,滾筒輸送機磨刀橋村還幫助納包村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到余姚務工,資助13名當地特困生上學。(記者何峰余姚市委報道組謝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