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住在洪塘街道錦育小區的潘友美下樓買菜,迎面碰到街道城建辦的趙榮,兩人熟絡地打招呼。 “趙工……都挺好的,就是大門信箱上面能不能再裝個雨棚,下雨天報紙淋濕了,沒法拿呀!”打了4個多月的交道,潘友美已經習慣跟趙榮“直來直去”。滾筒輸送機 物流分揀設備 www.daheige.xyz www.nbluntai.com www.nbxyjc.com “好的,我們馬上弄!”趙榮一邊答應,一邊囑咐施工隊跟上。 老舊小區改造是2019年江北區民生實事工程中的一件。其中,有20年歷史的洪塘街道錦育小區本周剛完成掃尾,通過驗收。“看我們這里煥然一新,對面小區居民一直問,他們那里什么時候改。”潘友美對這次改造挺滿意的。 政府和業主一起掏錢 洪塘街道去年開始申報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今年4月正式啟動。“我們對街道里所有小區進行了一次排摸,錦育小區是街道內唯一一個在2000年前交付的老舊小區,符合相關條件。”趙榮說,“但工程難點是,這個小區沒有業委會,要啟動改造,我們得挨家挨戶做工作。” 依據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規定,需2/3業主同意,方可實施,10%費用需要業主承擔。趙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小區有5幢樓,共需300萬元改造資金,扣除每幢樓20萬元雨污分流專項補貼,還需200萬元。也就是說,業主需承擔20萬元的改造費用。為了減輕居民負擔,街道將企業贊助的5萬元直接補貼到了業主承擔的費用中,最后小區100戶居民,分攤到每戶為1500元。 7月,街道召集小區業主開會,對整個改造項目進行了詳細解釋。“當時參會的只有50多戶,開完會,愿意出改造費用的只有十幾戶。”趙榮說,當時大部分業主都處于觀望狀態。 為了使項目順利推進,街道房管所、城建辦工作人員以及聯社區干部分組,每家每戶做工作。“那段時間真的和做拆遷工作一樣,白天晚上連著周末,只要有時間就上門給居民解釋。”社區工作人員葉辰波告訴記者,為了調動居民的參與積極性,當時還為先期繳費的居民提供了個性化改造方案。 “我們給第一批繳納改造費用的居民免費更換了雨篷,還給他們家中安裝了可視電話,這些都是在改造工程之外的個性化項目。”葉辰波說,隨著街道、社區工作的深入,以及居民之間的口口相傳,到7月底時,繳納改造費用的戶數達到68戶,錦育小區改造項目順利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