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干凈的工地大門,最先看到的是一個小院子,門上掛著“文明村”的字牌。圍墻被設計成美觀的文化墻,透過大門往里看,整潔的宿舍樓,偌大的棚房晾衣區,還有寬敞的男女浴室…… 這里就是寧波中洲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新城第一實驗學校分校區建設項目的工地。“寧波是個文明城市,作為建筑行業我們也要為文明添磚加瓦!”公司總經理金士元說。 “文明村”搬進工地,臟亂差不見了 8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寧波東部新城會展路邊的新城第一實驗學校分校區項目建筑工地。該工地目前主體建筑已經結頂,走進工地大門,最先看到的是一個小院子,院門上寫著“文明村”三個字,圍墻被設計成了美觀的文化墻,上面寫著“共建和諧家園,共享美好生活”“五湖四海一家親”……這就是工人們的生活區。 走進“文明村”,里面寬敞整潔,一排形似木屋的兩層小樓便是宿舍,這里每一間房都安裝了空調。寬大一點的房間多人居住,而較小的房間則是為夫妻檔工人準備的。 宿舍前的空地,有一個大大的陽光房,里面掛滿了工人們晾曬的衣服,還安裝有長長的用來洗衣物的水槽。在宿舍的后面,有一排屋作為食堂和浴室。雖然工地上絕大多數是男員工,但也專門做了女浴室,為少數夫妻檔員工和家屬提供方便。 食堂窗明幾凈,里面有空調,空間很大。“吃完晚飯休息時間,我們會在這里播放電影,或者開設‘民工學校’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我以前都是在外面租房住,自從來到這個工地,我強烈要求住到這個工地的‘文明村’,這里不用房租,住在這里比外面租房還要舒服。”工人老吳樂呵呵地說。 降塵降噪、垃圾分類、文明就餐進工地 揚塵、噪音是建筑工地最頭疼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兩大難題,中洲建設采取了很多措施。在新城第一實驗學校分校區項目工地,記者看到大門前面的空地里建了一個大大的洗車臺。只要車輛駛入,就會自動感應啟動,水花四面噴射清洗車輛。 工地現場還立了一個“揚塵、噪聲”電子監測顯示屏,屏上跳動著實時監測數據,“我們有專人管理,一旦發現揚塵、噪聲數據超標,就會采取措施進行控制。”項目經理陳開健說。 記者隨后來到中洲建設位于鄞州姜山鎮棚改安置(一期)工程工地,只見靠馬路的圍墻上噴霧裝置全部開啟,一眼望去數百米都水霧朦朦,這是正在進行降塵。此外,噴霧車也會定時在工地內外進行降塵,使行人和周邊居民免受揚塵之苦。 在工地宿舍區旁邊,記者看到,這里還設置了垃圾分類投放區。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投放桶一字排開,整齊擺放,工人們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都要進行分類投放。 中午吃飯時間一到,工人們紛紛來到食堂排隊取餐。干凈整潔的食堂里,取餐區窗臺上掛著“依次排隊、文明就餐”標語,側面墻上掛著許多寫著“珍惜糧食、遠離浪費”等標語的宣傳畫報。吃完飯的工人將餐盤放回回收處,每個餐盤都十分干凈,沒有一點剩菜。 夏天高溫,對工人的關懷必不可少,食堂還會做一些綠豆湯、涼茶等為高溫下的工人防暑降溫。 “維權信息牌”上墻,工資支付全公示 工地里還有維權信息公示?在姜山鎮棚改安置(一期)項目工地,記者看到宿舍樓前的墻面上,設置了一塊大大的公示欄,上面寫著“維權信息公示牌”,上面貼滿了員工的工資明細賬目。 記者看到,工資明細里將工人姓名、工作天數、工價、實發工資數額全部寫明,還有本人簽名確認。此外,公示牌上還寫了公司相關負責人電話以及勞動監察部門維權熱線。為便于工人查詢維權,還放上“我的工資有話說”二維碼,用手機掃一下便能登錄網上維權。 “我們每個月都會將所有員工的工資上墻公示,大家可以相互對照監督。”項目經理游守明說,因為建筑工地的工人流動性比較大,每個工人工資發放數可能不一樣,因此通過公示欄發現問題可以及時改正,保障工人權益。 “文明施工是做好建筑事業的基礎和保障。”中洲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士元說,“作為一家從上世紀90年代起步的本土建筑企業,20多年來深受家鄉這片土地的滋養。為了將寧波建設得更美,我們無時無刻都要把熱愛融入到建筑之中。” 寧波晚報記者陳善君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