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之后,不少銀行推出了部分較高利率的存款產品。“拉存款是所有考核任務的首要任務,不過今年的形勢來不得半點松懈。就我們一個社區支行,為了挖潛存款任務,都在經常開會,分享經驗。”某商業銀行江北一支行行長近日向記者吐槽開年完成存款任務艱難。滾筒輸送機 事實上,今年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吸儲壓力或許比以往更甚。1月15日,銀保監會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商業銀行不得借助網絡等手段違反或者規避監管規定,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這意味著,金融消費者再也不能在支付寶、騰訊理財通等平臺購買一度火爆的互聯網存款產品了。新規在降低銀行負債端風險隱患的同時,也考驗著中小銀行“拉存款”的創新能力。 叫停非自營渠道互聯網存款 《通知》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一條便是,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營網絡平臺提供營銷宣傳、產品展示、信息傳輸、購買入口、利息補貼等服務,已經開展的存量業務到期自然結清。 分析人士指出,非自營互聯網渠道受限也就意味著,此前銀行廣泛依靠互聯網平臺進行“拉存款”的方式被正式叫停。另外,銀行可以通過自營網絡平臺銷售存款業務,但要嚴格遵守利率定價的自律機制,不得不當營銷,通過直銷渠道或APP渠道銷售存款,有利率上限的約束。對區域的限制,地方銀行的互聯網存款業務主要服務所在區域的客戶,不得在全國范圍內吸收存款。 對此要求,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銷售相關產品受到相應監管。存款作為最基礎的金融服務,理應受到更為嚴格的監管。 該負責人進一步指出,商業銀行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存款業務,最近業務規模增長較快。但該業務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風險隱患,涉嫌違反相關監管規定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相關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銀行經營區域限制,而且非自營網絡平臺存款產品穩定性較差,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管理也帶來挑戰。 此前,針對相關業務風險,金融監管人士已兩度發聲。去年12月,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曾表示,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范圍。 中小銀行成最大沖擊群體 “過幾天就要發年終獎了,去年互聯網平臺上中小銀行高利率的存款產品比較豐富,選擇面也挺大,今年就不一樣了,互聯網平臺上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的產品直接下架了。”市民俞女士對記者說,在她經常光顧的度小滿平臺上,當前只有12家銀行存款產品可供選擇,有35家銀行對產品進行了下架。 作為已購產品的老用戶,俞女士在度小滿平臺上尚可見產品。而事實上是,前不久,螞蟻、理財通、京東金融、度小滿等多家互聯網巨頭平臺紛紛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此次新規出臺明確了監管要求。多家互聯網平臺也發聲回應稱,互聯網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平臺會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表示,此次通知受到沖擊最大的群體是中小銀行,因為中小銀行的存款補充渠道不及大行,尤其民營銀行由于缺乏網點,更加依賴線上吸儲,中小銀行的負債端將面臨挑戰。寧波晚報記者周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