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報道了人行寧波中心支行、寧波銀保監局、寧波市住建局聯合下發通知,嚴查經營貸、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消息(相關報道:《首付款需提供資金來源明細 寧波嚴查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今天,我們記者走訪市區部分新盤、房產中介,獲悉已經有購房者在核查“風暴”中被“抓典型”! 01 據某房企一位銷售負責人士向我們記者透露,有個新近開盤的新盤,一位客戶在支付了45萬元認籌金后不久,就被銀行發現這筆資金全部來自于其不久前申請的一筆經營貸:“現在銀行為了抓典型,就把他揪出來,要求追回這筆貸款。” 按這個樓盤中面積約100平方米的套型、單價約3萬元/平方米計算,總價300萬,首付三成的話,首付款90萬元。 如果購房者搖中、用經營貸貸出的45萬元認籌金轉為首付款,意味著其自有資金比例只有15%,其余85%都是銀行信貸資金。 杠桿,就是這么加上去的…… 無獨有偶。 在“寧波樓市報道”的粉絲群里,也有一位粉絲說,她身邊也已經有人被查到用經營貸買房,房子已經買好,“貸款了幾百萬,現在銀行要求還回去,他們正在四處籌款……” 02 因為這兩年經營貸、消費貸的利率比按揭貸款低不少,在此次核查“風暴”之前,確乎有些以投資投機為目的的購房者,為了盡可能用足杠桿、博取盡可能高的“炒房”收益率,通過各種手段貸出經營貸、消費貸來買房。 一位“炒房客”坦言: “這個世界上,誰會替你出資百分之七十甚至九十的房款,賣了房子增值部分都給你,人家只要一點點貸款的利息?只有銀行!” 某些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這個過程中甚至推波助瀾——此前我們記者就在一新盤售樓處內,親耳聽到有一位工作人員拉著一位有購房意向的女士,低聲說:“我跟你說,這個消費貸可以這樣操作,另外,這個經營貸啊……” 此外,有的銀行為了讓購房者符合按揭條件,特別是滿足“月供不高于月均收入50%”這一條,還會默許房貸申請人“刷流水”的行為,也就是不停地往卡里轉入、轉出金額,最終做到“月入10萬”甚至更高…… 但現在,無論是新盤銷售人員還是二手房中介,都感受到了銀行對于首付款資金來源的核查、對于購房者收入水平的核查、對于經營貸等信貸資金的核查,不斷趨嚴。 03 據南天房產相關負責人士介紹,以往,銀行對消費貸流入樓市管控很嚴,只要發現房貸申請人名下有大額消費貸未結清,就不會批準房貸,但對于經營貸是否流入樓市,核查相對沒那么嚴。 但最近,銀行普遍對經營貸有了嚴格要求——如果房貸申請人名下有以個人名義申請的經營貸,特別是申請房貸之前3個月產生的經營貸,銀行一般都會做嚴格核查。 “房貸申請人必須能證明這筆經營貸確實用于企業經營,而不是流入樓市,否則就必須全部還清,才能繼續申請房貸。如果銀行發現這筆經營貸流入樓市,被用于購房了,那么就會立刻追回。” 南天房產方面同時提醒說,即便已經通過了銀行按揭貸款審批,但在貸款發放之前,如果期間辦理了消費貸、經營貸,被查到的話,已批的按揭貸款有可能被銀行收回。 另外,對于房貸額度,許多銀行也加大了管控力度。 南天房產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有相當一部分銀行要求客戶提供過去半年的銀行流水,以此來證明其收入及還款能力。 在對房貸申請人月收入水平的測定標準上,有的銀行嚴格按照工資收入算、其他收入不予計入——在“月供不高于月均收入50%”這條紅線下,顯然,銀行只認工資收入,會對購房者的可貸額度產生重大影響。 舉個例子: 如果流水只看工資,你月均工資收入是1萬元,那么銀行認定你的月供金額不能超過5000元。按照純商業貸款30年、等額本息、年利率為5.35%(LPR加70個基點)、月供5000元計算,則你只能貸90萬元不到。 而如果租金收入等也能算為月均收入,假設你有套商鋪、每個月能收5000元租金,加上工資,那你的房貸額度就能批到135萬元左右。 04 本輪針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核查風暴,對于樓市走向,可能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所謂“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有業內人士認為,資金是維系樓市熱度極重要的因素,此次銀行核查“風暴”,預計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一些購房者的房款支付能力、抑制一部分購房需求。 “如果‘風暴’持續時間長,有能力買房的人大幅度減少,可能就會影響到市場的成交量。而量和價通常是呼應的,成交量持續下滑,遲早會影響到房價! 年初,各大銀行房貸額度緊張、放貸周期拉長,隨后又紛紛提高房貸利率,F在,又嚴查信貸資金違規入市,你對接下來寧波樓市的走向如何看?歡迎留言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