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剛開始,來醫院取異物的小患者就多了起來,取出來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紐扣電池、花生、五子棋、橡皮、硬幣、沙子、珠子……醫生提醒家長:暑假里,一定要看牢這些“小神獸”,以免他們好奇地將什么東西都往耳朵、鼻子、嘴巴里塞。 近日,在浙江大學明州醫院耳鼻喉科門診,來了一位焦急的媽媽,她牽著孩子的手小步跑進診室:“醫生,快幫忙看看孩子的耳朵!”原來她8歲的兒子童童在家學習時,把一小塊橡皮塞進了耳朵。 接診醫生陳佳磊問明情況后,立即給孩子做了耳道檢查,發現右側外耳道深部有一小塊形狀不規則的異物,緊貼在鼓膜表面,周圍皮膚因為摩擦已經紅腫。 陳醫生讓孩子媽媽抱著孩子,小心翼翼地準備把異物夾出來。但當醫生的鑷子剛碰到異物時,童童卻突然喊疼,不愿意配合。為了盡快取出異物,童童很快被轉入手術室,在麻醉科、護理部、耳鼻喉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耳內的橡皮終于被取出。在確保孩子鼓膜沒有損傷后,陳醫生結束了手術。 陳佳磊介紹,暑假已經開啟,“小神獸”們放假在家,很是調皮,尤其是2歲至5歲的孩子,出于好奇,抓到各種小物件都可能往身體里塞。近日來醫院取異物的小患兒不少,包括耳朵異物、鼻子異物、咽喉異物、消化道異物等。 陳醫生提醒家長,暑假期間一定要注意看牢、教育好孩子,避免他們把異物塞進耳朵、鼻子或嘴巴。一旦發生耳道異物,家長要保持冷靜,不要擅自用棉簽或挖耳勺掏或摳,避免異物越掉越深,誘發感染甚至導致鼓膜穿孔。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及時到耳鼻咽喉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異物的性質、形狀和所處位置,采取適當的方法處理。 記者 陳敏 通訊員 單王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