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色觀光小火車在橫坎頭村、汪巷村、甘宣村之間來回,帶來游客的歡聲笑語,也串聯起散布在幾個村莊的特色資源。“觀光小火車開起來了,游客資源就流動起來了。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我們一定要帶動其他村一起發展。”在橫坎頭村黨委書記黃科威看來,連點成線、集片發展,才是新時代鄉村發展建設新常態。 作為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所在地,如今橫坎頭村依托肥沃的紅色文化土壤,大力推進紅色旅游和培訓產業,游客日益增多,村民們相繼辦起了農家樂、民宿、大糕店,走上了紅色致富路。去年,橫坎頭村集體收入達到359.6萬元,村民生活日益富足。 然而,如何將橫坎頭村的優勢資源與周邊村莊互促互補、錯位發展,也是探索區域共富模式的關鍵。 去年8月,橫坎頭村吸納周邊汪巷村、甘宣村、白水沖村、賀溪村、橫路村等5個村為主要成員,引領帶動讓賢村、嶺頭村、東山村等3個村黨建聯建,推出全域旅游研學線路、建設規模化農業集聚區,以新時代農村黨建創新引領、推動鄉村振興和區域共同富裕。“通過黨建共商、事務共管、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活動共辦、發展共促,實現抱團發展。”黃科威告訴記者。 開展黨建聯建工作,給村莊和村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變化? “實現了‘紅帶綠’的快速發展,讓更多的人來到汪巷、認識汪巷,村里農家樂的生意好了很多!”汪巷村黨總支書記陳炯告訴記者。汪巷村以“狀元文化”著稱。走在汪巷寬敞整潔的大街上,白墻黛瓦的徽派民居回味悠長。進士牌坊、登科長廊、狀元亭等文化景觀錯落其間,美麗田園的綠色發展路徑成效顯著。 今年6月12日,由汪巷村集體投資80萬元開發建設的小狀元樂園開門迎客,一大一小的門票價格為50元。“國慶長假,單日人流量最高能達到4000人,橫坎頭村觀光小火車帶來的游客估計占三分之二。”陳炯說。狀元文化與親子游樂的深度結合,疊加資源支持,小狀元樂園的經營效益明顯,“這也讓我們對樂園的發展更有信心,對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更有信心”。 推動產業共融,壯大鄉村美麗經濟。今年,橫坎頭村、汪巷村、甘宣村、橫路村近1200畝農田錯位建設,在橫坎頭村、甘宣村、汪巷村相關區塊開展高標準果蔬大棚建設,統籌田園綠道慢行系統、采摘區、初新農莊、希望營地等資源,打造“四季有亮點、時時能采摘”的美麗田園。 “上個月,我們幾個村的農戶組團去寧海考察了太秋甜柿的種植情況,大家一起學習,相互促進相互交流。”汪巷百果園負責人汪國武說。梁弄特色的小水果采摘產業以春季櫻桃、藍莓等水果采摘為主,具有較強的季節性。汪巷、橫坎頭、甘宣等多個村落的農戶團結起來,通過組團考察新品種、交流種植新技術等方式,進一步優化水果結構,填補秋冬水果采摘、銷售的空白,實現產業的優化共融。 聚是一團火。今年1月至10月,橫坎頭村、汪巷村、甘宣村、白水沖村、賀溪村、橫路村、讓賢村、嶺頭村、東山村等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88萬元,經營性收入380萬元,轄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5萬元。“紅村人”勤勞肯干的勁頭不僅提高了自身收入,也聯動帶領周邊村莊一同駛入共富高速路,田園結義,一幅共融共富的鄉村新圖景徐徐展開。 記者手記 黨建聯建引領新發展,抱團發展探索共富路。 橫坎頭村作為“浙東紅村”,擁有肥沃的紅色文化土壤,通過開展紅色旅游和培訓產業,橫坎頭村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但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橫坎頭村積極帶領周邊的5個村莊,聯合外圍的3個村,形成了“1+5+3”抱團發展的新架構,通過資源共享、產業共融,積極探索區域共富模式。 目前,未來鄉村片區美麗田園小火車已經在橫坎頭、汪巷和甘宣三個村子間來回穿梭,連點成線、盤活資源,帶來了近百萬元的收益。后續,還有無土栽培、初心營地等項目即將上馬,將為游客帶來更有趣、更多元化的體驗項目。田園結義,一條奔向共富的高速路正在形成。 郁晶瑩勞超杰張娜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