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還沒到,阿里、京東兩位“主角”已經輕松登上“頭條”。
11月3日,京東向國家工商總局舉報阿里巴巴集團擾亂電子商務市場秩序。11月4日,阿里回應,“我們尊重實名舉報,但今天是雞實名舉報了鴨,說鴨壟斷了湖面。”截至記者發稿時,國家工商總局并未公開回應此事。
每年的“雙11”,還有一位“主角”是不能缺席的,那就是電商企業。面對阿里、京東的“貓狗大戰”,寧波不少電商企業表示,他們希望可以自由選擇,現實卻是那么無奈。
京東舉報阿里
擾亂市場秩序
大致的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11月3日晚間,京東發布公開信稱,近日不斷接到商家信息,反映阿里巴巴集團在“雙11”促銷活動中脅迫商家“二選一”。有商家表示,阿里巴巴向該商家傳遞的信息是:如果參加天貓“雙11”主會場活動,就不允許參加其他平臺“雙11”主會場活動,對于已經和其他平臺達成合作意向的,則要求商家直接退出。京東認為,這是典型的店大欺客行為,使得在其他電商平臺上購物的客戶無法享有公平的促銷優惠,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其行為還干擾了品牌商家在其他電商平臺的營銷和推廣,損害了商家利益。京東向國家工商總局實名舉報阿里巴巴集團擾亂電子商務市場秩序。
阿里巴巴表示,對于競爭的問題,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讓消費者選擇。
11月4日,阿里巴巴再次回應。天貓雙11籌備委員會發言人芳婭表示,“我們尊重實名舉報,但今天是雞實名舉報了鴨,說鴨壟斷了湖面。我們將繼續擴大在價格、快遞速度、售后服務的領先優勢,并在商品品質優勢上,持續超越自己和客戶的期望。”
對此,京東相關負責人稱,阿里的表態,始終在回避它是否強迫商家“二選一”、搞不正當競爭這個核心問題。
企業必須“站隊”,很無奈
面對阿里、京東的“掐架”,寧波不少企業是有苦說不出。企業界普遍的聲音是:只要有客流的地方,他們都愿意去入駐。他們也希望企業可以自由選擇。但是當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必須“站隊”,毫無疑問會選客流量更大的平臺。
對于絕大多數的企業來說,阿里是他們最大的銷售平臺。寧波一家電商企業介紹,在他們的電商渠道中,第一大平臺是阿里,接下來是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當當等平臺。“二選一”由來已久,而且也不是光發生在“雙11”,一年內,各種大促時,阿里都會有“提醒”。他介紹,在價格方面,阿里是有明確說法的,“雙11”當天,企業在天貓平臺的價格要做到全網最低。至于“雙11”能不能去其他平臺做主會場活動,阿里不可能白紙黑字發通告,都是口頭的通知。
“現在是平臺強勢,企業弱勢。如果我們不配合,阿里就不會給我們資源,比如把我們從主會場、分會場中踢出去,這樣企業獲得的流量就會明顯下降,銷售也會一落千丈。”另外一家電商企業的負責人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年的“雙11”,京東計劃主推他們的產品,但最終面臨“二選一”的難題時,他們選了阿里,畢竟他們銷售的大頭來自阿里,京東連一成都不到。
多數企業是這么在操作的。平日里,有意識地在京東、阿里平臺上錯位上貨。但在“雙11”,也只能選大頭的阿里了,因為不可能為了京東,再額外劃出一批貨,那樣風險太大。
企業基本上都是敢怒不敢言,阿里這位“金主”實在是得罪不起。一家企業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選阿里還是選京東?這就等同于問你,老媽跟老婆掉河里,你先救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