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記者從市公安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公安機關深入推進金融安全“心防工程”建設,指導全市金融機構做好營業網點防通訊(網絡)詐騙工作,成功攔截此類詐騙案件195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11.58萬元。
近年來,通訊(網絡)詐騙呈高發態勢。根據調查,有不少群眾被騙的資金是經由銀行柜面轉向詐騙分子賬戶的。為此,市公安局相關警種、部門按照“源頭預防、主動防范”的工作原則,牽頭組織市級金融機構深入推進“心防工程”建設。
公安機關特別注重加強對柜面操作人員的培訓,提升其發現、阻止受騙群眾向騙子賬戶轉賬行為的能力。事實也證明這種培訓對于防騙卓有成效。今年10月14日,杭州灣新區農行庵東支行網點的柜臺工作人員就成功化解了一起被騙案件。當時,一位傅女士網購時點擊了木馬網頁,使得自己的8萬多元資金被轉入不明賬戶。傅女士知道被騙后,立即向銀行柜臺求助。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受害人第一時間重置了銀行卡密碼,同時臨時凍結資金,為警方的成功介入贏得了時間。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今年5月6日,工商銀行鎮海支行營業部成功勸阻一名80歲老人轉賬,避免了近11萬元損失。
與此同時,公安機關與全市金融機構深入合作,開展各種形式的防通訊(網絡)詐騙、防盜搶等宣傳活動。據悉,公安機關將銀行ATM自助區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列為重點,做到了全市各大銀行ATM網點防范措施高標準、高要求、全天候、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金融營業場所都能通過LED向公眾滾動播出防范通訊(網絡)詐騙的宣傳內容,就連ATM機界面也有這方面的防范提醒。此外,所有自助機具防護艙內都加裝了防詐騙進門語音提醒,向客戶介紹詐騙的常見形式以及防范手段。(記者王曉峰 通訊員 孫波 吳益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