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單玉紫楓 通訊員 尹和國應曉霞 時值歲末,美國3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法案終于落下帷幕。12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減稅法案,該法案將于明年1月正式實施。美國企業稅將從35%下降至21%,預計未來十年減稅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 美國稅改的虹吸效應及產生的外溢性,無疑對美國自身及世界經濟秩序產生較大的影響。那么,對經貿依賴程度較高的寧波來說,美國這波稅改將會對寧波與美國的經貿產生何等影響? 現狀:優勢互補,利益共贏 從單一市場看,美國是寧波當前最大的貿易伙伴。今年前10個月,我市對美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為163.88億美元、137.93億美元和2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6.6%、13.4%和37.0%,占全市比重分別為18.1%、23.1%和8.4%。美國市場成為拉動我市外貿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 再看投資,雙向合作領域廣泛。截至2017年10月,我市引進美資企業1785家,實際外資17.88億美元,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醫藥制品、綜合醫院等領域。美國列我市投資來源國家地區第7位。其中,重點美資企業支撐作用明顯。約翰迪爾、康德樂、陶氏化學、馬士基等1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我市總投資5.9億美元,占美資企業在甬投資總額的30%。同期,我市對美投資440家企業(機構),實際中方投資18.2億美元,占全市16.5%和20.2%,主要集中于汽配、貿易、物流、電子科技、能源等領域。 “買賣”往來日漸頻繁,雙向投資迅猛增長,這些共同奠定了雙方優勢互補、利益共贏的經貿底色。 影響:短期刺激,利弊互見 “特朗普此次的稅改法案,旨在吸引美元回流,制造業回歸,增加就業,減輕企業負擔,刺激消費,從而振興美國的經濟。”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短期來看,此舉將促進我市對美出口。專家表示,當前,在美國消費和生產結構變化不大、進口結構基本保持穩定的背景下,本輪減稅,其進口改善的行業或與2001年減稅時期保持一致,即對礦產品、機電、化學制品、塑料橡膠、基本金屬和儀器生產等行業進口增速顯著改善。屆時,我市在上述行業中的競爭力將大幅提高,相關行業出口或將顯著改善。與此同時,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貶值預期將變強,而貶值將在短期內極大地刺激我市出口增長。 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的減稅也將提升企業“走出去”熱情。從目前我市對美國的投資來看:投資增速有所加快,所投行業由最初的設立分支機構轉向先進制造業、消費和貿易產業。這幾大產業恰恰是從本次稅改受益比較大的行業。但同時,專家提醒,減稅、加息也會促使美元小幅升值,從而增加我市企業“走出去”的成本,企業決定購買和投資美國資產前,必須慎重考量,綜合評估。 再看招商引資,從國際比較看,稅改無疑將提升美國的國際競爭力,重構吸引外資方面的國際競爭格局。但另一方面來看,美國的制造業與我市制造業并沒有完全重疊,部分制造業雖對我市形成沖擊,但其高端制造業如芯片、軟件、精密儀器等則引領了全球的制造業方向,其大力發展對我市的產業演進具有外溢性。以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為例,“芯空間”已漸成我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推進平臺及專業服務機構,寧波或將利用已有產業基礎,借此沖出一片“芯天地”。 對策:見招拆招,順勢而為 應對這波“特朗普沖擊”,寧波怎么辦?專家表示,首先要密切跟蹤經貿動態,加強分析預測。并且根據形勢變化,順勢而為,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投資環境、穩固制造業投資;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加強“走出去”扶持引導,健全風險防范服務等。 “國際經貿間的角力,最終比拼的是創新能力。”專家表示,就此而論,寧波對策的核心,就是創造寬容的營商環境,包括宏觀政策、商業環境、人才條件等。從企業自身而言,關鍵是要降本增效,提高產品競爭力。 “美國減稅改革的實施,將助推我市企業赴美投資。作為商務主管部門,需加強企業‘走出去’的扶持引導和風險防范服務。”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支持龍頭和實力企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以擴大市場渠道、提高創新能力、打造國際品牌為核心穩妥開展并購。同時帶動產業鏈內中小企業走出去,營造“千軍萬馬闖世界”局面。“此外,我市將支持中信保等保險機構擴大‘走出去’保險覆蓋面,建立市、縣和企業三位一體的境外安全應急處置機制等,進一步為企業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