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就像是在開一個“不合時宜”的玩笑:立冬到了!對立冬的“立”,古人的理解跟我們差不多,就是“建立”“開始”的意思。在民間,立冬通常被視為冬天的開始。 真正入冬還得再等等 就像經(jīng)常在課本中“刷存在感”的那句話:“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季節(jié)也因“地大”而呈現(xiàn)巨大的差異。 對長江流域而言,眼下的天氣跟冬天扯不上半毛錢關(guān)系。氣象學(xué)意義上的冬天,恐怕要等到下一個節(jié)氣小雪才會光顧。 眼下,暖濕氣流正牢牢“掌控”我市,冷空氣處于“無處下手”的尷尬境地。毫無影響是說不來的,畢竟和前天相比,昨天我市的最高氣溫已經(jīng)出現(xiàn)回落,但仍堅挺在20℃以上。 據(jù)常年統(tǒng)計,我市平均入冬時間要等到11月28日左右。 對于立冬的“冬”,古人的理解跟我們有點不同!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就是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 脫離農(nóng)耕社會,我們逃過農(nóng)忙的艱苦,卻也無法享受農(nóng)閑的悠哉。 甘蔗、蘿卜不要錯過 退回以前的農(nóng)耕社會,到了立冬,辛勤耕作一年的人們迎來農(nóng)閑時刻。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可以在家做個愉快的“肥宅”。 宅在家干點啥?有句民諺很生動,“立冬補冬,補嘴空”。北方有倭瓜、餃子、涮羊肉,南方有桂圓、紅棗、羊肉爐、姜母鴨……一天胖三斤,不是問題。 那么多“補嘴空”的食物中,有兩樣時鮮不要錯過,一個是甘蔗,一個是蘿卜。 甘蔗在立冬節(jié)氣前后成熟。盡管它很甜,但水分足,而且吃了不上火,足以滋補秋冬的干燥。 民間還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意思是可以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平時買甘蔗,會把頂端的葉子和梢頭削掉。不過,聽甘蔗種植戶說,梢頭里剝出來的芯,色澤嫩白,用來炒肉或做湯還挺好吃的,有點像蘆筍。 立冬前后,蘿卜也正好開始采摘,個頭大小長得剛剛好,口感也很鮮。 想要挑到“鮮口”的蘿卜,還有幾個小訣竅:根型圓整,說明肥水充足,不會很辛辣;表皮光滑,蘿卜肉會比較細(xì);分量要重,手感輕的很有可能糠心。 立冬吃蘿卜,不僅僅因為它是時鮮,更重要的是它的功效“賽過小人參”!侗静菥V目》就曾提到,蘿卜“生吃可以止咳、消脹氣,熟食可以化瘀、助消化”。 蘿卜是家常食材,白灼、紅燒、煲湯……樣樣皆宜。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推薦了兩種蘿卜的吃法,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一道是豬油煮蘿卜,“用熟豬油炒蘿卜,加蝦米煨之,以極熟為度。臨起加蔥花,色如琥珀!逼渲,“極熟為度”點出了做蘿卜的精髓:要煮到爛。www.nbhongxu.com www.ningbobaidu.com www.nbjifan.com www.nbyinghuochong.com www.nbluntai.com www.nbhkwl.com www.yongxin1688.com www.nbfnjx.com www.nbbomao.com 另一道是醬蘿卜,“蘿卜取肥大者,醬一二日即吃,甜脆可愛”,“用醋為之,以陳為妙”。寧波晚報 記者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