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4日,滾筒輸送機 www.daheige.xyz本報報道了東錢湖陶公山山頂上,原寧波師范學校老教學樓荒廢數十年,隱患重重的問題。這處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教學樓引發了許多老寧師院師生的感懷,勾起許多人對那段青春歲月的回憶。 最近,好消息傳來,寧師院老樓啟動保護性改造,投資造價2.2億元,建設“寧波院士中心”,并將于年底完工。日前,記者進行了實地回訪。 記者回訪老樓已被腳手架團團包住 8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東錢湖,沿著湖邊公路來到陶公村,遠遠就能看到,原本顯眼的陶公山東西兩處山頂上矗立的荒廢老樓,已經被腳手架和防塵網包得嚴嚴實實。還有大型塔吊聳立在工地。 沿著山道走到半坡,就看到了東教學樓的工地門面,掛著項目名稱:“寧波院士中心項目”,旁邊還豎著大大的工程概況牌以及建成后的效果圖等。整幢東教學樓已經被腳手架和防塵網團團包住,里里外外有很多工人進出,不斷傳來施工聲。東教學樓的前面空地,建起了許多棚房,這里是工程隊辦公室和生活區。 來到對面山頂上的西教學樓,同樣也被包裹得嚴嚴實實。一名工人說:“目前在做清理工作,也就是將房子里面已經損壞、有安全隱患的部位進行拆除,并且將建筑垃圾清理到外面。” 記者發現,這個“寧波院士中心”項目并不僅僅是修造兩幢老樓,而是將其配套設施全部規劃起來了。比如在東西兩幢老樓中間的半山腰,原本的學生宿舍過于老舊,被全部拆除,這里將重建兩幢新樓——食堂和學術報告廳。 改造風格盡可能留住老樓特色 工地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寧波院士中心”的改造工程屬于保護性改造,即最大限度保住老樓的原有風貌。 老樓建于1960年,當時的房子結構還屬于磚石結構,甚至連磚混都談不上。磚石結構的建筑之所以能夠支撐地上四層高的樓房,純粹依靠其寬厚的墻面。負責施工的李先生說:“我們將全部保留老樓的原有墻面,包括磚石都原封不動。我們對老樓進行過安全測試,能保護的全部保留,有問題的就拆掉重新建造。” 在盡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之下,整幢老樓都將進行加固式改造。在房子內部采取加固措施,以增強其承重和抗震能力。 除了對于東西兩幢老樓的保護性改造外,作為院士中心,配套工程也將全面跟上。比如交通問題,等道路鋪好后,車輛可以從山下直接開上山路,直達院士樓。 “以后院士們住宿是在西教學樓里,而東教學樓作為科研辦公場所。講課和學術報告則在新建的報告廳里。”工地項目經理孫先生說。 “雖然是改造項目,但難度相當大!”項目經理孫先生說,改造項目技術要求特別高,既要保護原有建筑主體,又要達到較高等級的安全性,都靠加固技術來實現,“這個項目,涉及鋼結構、幕墻、清水墻、清水混凝土、景觀綠化等各個專業技術。” 據了解,這個改造項目的建設單位為寧波東錢湖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單位為寧波建工建樂工程有限公司,由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進行設計。工程造價2.2億元,從今年7月3日開始動工,計劃到今年12月31日竣工。 建成后,寧波將在這里開展科研活動,充分發揮寧波院士中心的作用。 寧波晚報記者陳善君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