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 “十三五”時期,是寧波市衛生健康事業砥礪奮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五年,是寧波市衛生健康事業系統推進、奠定新發展格局的五年。 這五年,我們始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發展首位,百姓“急難愁盼”的事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關切點、立足點。 這五年,我們努力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惠及更廣泛的人民群眾,面對發展機遇不懈怠,不遲疑,不停步。 五年磨礪,我們的衛生健康事業更有溫度,更有精度,也更有高度。 民生改善有溫度,人民健康有保障 “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這是寧波市衛生健康系統在2020年這個異常艱辛的大考之年,交出的一張高分答卷。 面對建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以非常之力阻斷傳染源、切斷傳播鏈,盡非常之責提升管控力、提高救治率。用30天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零新增”,用49天時間實現本地確診病例“清零”。338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武漢、荊門、北京及河北等地,在武漢“前線”搶出12小時建好病區的“寧波速度”。 “我是黨員,我先上!”“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以黨員先鋒為表率的全體衛生健康工作者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一封封摁滿紅指印的請戰書,就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動詮釋。 以人民為中心,不僅是我們面對疫情大考的態度,更是指導我們干事創業的宗旨: 這五年,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到2020年,我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94歲,比2010年增長2.51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指標值持續保持在歷史低水平,主要人群健康指標達到先進國家水平。 這五年,健康寧波建設大格局基本形成。健康寧波建設,納入區縣(市)黨政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健康城市試點工作入選全國健康城市建設15個優秀案例,蟬聯“國家衛生城市”五連冠。健康浙江建設考核成績市本級和各區縣(市)均優秀,貢獻了健康中國建設的寧波經驗。 這五年,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公共衛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危機應急處置能力明顯提升。國家級慢性病防控示范區建成率達90%,居全省第一。兩次代表浙江省參加國家項目績效評價分別取得全國第二、第一。 這五年,“一老一小”健康服務有效推進。在全國率先開展0-3歲兒童發育監測、篩查與評估,市婦幼保健院成為國家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基本實現全覆蓋,走在全國前列。計劃生育獎特扶制度實施水平居全國前列。形成“小棉襖暖心行動”等一批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特色項目。老年健康服務覆蓋所有養老機構。 系統“智”理有精度,群眾就醫更便捷 數字化治理一直是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的特色和亮點。自2010年在國內率先提出“云醫院”建設以來,“智慧健康”建設腳步一直不曾停歇,并遙遙領先。 “十三五”期間,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新機遇,我市建成全市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醫療機構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和區域云影像平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通過國家互聯互通成熟度五級乙等測評,10家三級醫院通過國家醫院信息化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四級以上測評,其中鄞州二院成為全國第四家、省內首家HIMSS“雙七級”醫院;2020年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獲全省第二名;寧波云醫院成為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主流模式之一,獲全球信息化領域的最高級別獎項等多項獎勵。 而新冠疫情的突然而至,則是對衛生健康治理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更為衛生健康事業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的契機。面對考驗,我們以智控為手段,迅速織牢織密疫情防控“防護網”——在全國創新實施發熱病人全周期管理“寧波模式”,在全國首創推出校園疫情防控監測云平臺,在全省率先推出流行病調查信息化采集系統,用“互聯網+”提供送藥到家、慢性病患者線上診療等服務,筑牢疫情防控網底。 如果說數字化革命為衛生健康治理插上騰飛的翅膀,那么系統集成、刀刃向內的改革則是早日實現衛生健康事業治理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五年來,針對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瞄準群眾堵點難點痛點的改革成效明顯:“1+5”衛生健康改革發展布局完成“立梁架柱”,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建成;在全省率先啟動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各項控費指標居全省前列;創新建立藥品(耗材)采購寧波規則,入選國家衛生計生改革發展經驗匯編;在全國率先開展影像中心等區域醫療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創新建立多種醫聯體/醫共體方式,托管醫院和被托管醫院數量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覆蓋;被評為全國4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城市之一,以及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首批示范城市。 醫療品質有高度,幸福生活有質感 醫療服務水平有高度,人民群眾才有滿意度。 這五年,我們的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踩著時代的節拍,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高質高效,拔節生長。 我們大力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推進市中醫院擴建項目等10個市級重大建設項目。到2020年,全市每千戶籍人口床位數、衛技人員數、執業(助理)醫師數和注冊護士數分別達到7.2張、12.9人、5.2人和5.6人,比“十二五”期末增長了28.57%、33.68%、39.03%、48.15%。 我們全力攀登“醫學高峰”。積極構建市級三甲醫院“一院一品”新模式,累計擁有省市共建醫學重點學科10個、省區域專病中心16個。3家市級醫院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獲“A+”等級,躋身全國百強,7家醫院獲“A”等級,全國、省百強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百佳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創建成效顯著。80%的區縣(市)創建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我們努力將視野放長放遠。主動對接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積極走出去、引進來。截止2020年底,全市衛生人才總數達到9.35萬人。近三年共引進高端團隊19個,引進頂尖特優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及博士共219人。獲省市及以上各類科技成果獎152項,比“十二五”增加32.17%。 為了讓人民群眾最大程度地享受這些高質量發展成果,這五年,我們還堅持數字賦能、上山下鄉、上聯下沉……積極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手段,把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送到山區,送到海上,送到每個人的家門口,“高山巡回隊”定期到大山深處給村民送醫送藥,“牧海急救圈”在海上發起生命接力…… 涓滴匯流成海,堅持總有收獲。2020年,衛生健康系統在機關民主評議中獲得全市第三名,排名實現大幅度進位;“醫患友好度建設項目”獲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表揚,成為全國“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典型案例。 辦好人民滿意的衛生健康事業,我們永遠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