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寧波市智力運動會完成了所有項目的角逐。這是我市首次舉行智力運動會,設置的項目中既包括象棋、圍棋、國際象棋三項目前人氣較高的棋類運動,也包括國際跳棋、五子棋和橋牌三項還有待進一步推廣的智力運動。 五子棋不是玩得久就會水平高 “五棋一牌”項目中,在我市普及程度最好的當屬圍棋。根據寧波市圍棋協會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市圍棋人口達25萬余名,注冊業余運動員多達14000余名。 近30年里,我市培養了9名職業圍棋選手以及2名曾獲職業棋手資格的選手,其中包括中國首位“00后”九段謝科、今年全運會圍棋女子公開組冠軍汪雨博。 與圍棋這樣的傳統項目比,五子棋顯得“很年輕”。該項目在我市的推廣,始于2008年左右寧波市青少年宮的五子棋培訓。 獲得本次運動會五子棋成人女子組冠軍的鄭逸寧,就是在市青少年宮接觸到這個項目,并逐漸走向全國賽場的佼佼者。2014年,她在全國五子棋錦標賽上獲得女子少年甲組冠軍,次年蟬聯冠軍。 “2009年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第一屆全國青少年五子棋大賽將在寧波舉行,我因為有興趣就報名了。”鄭逸寧說自己踏入五子棋競技賽場是機緣巧合,于是她從和父母玩五子棋游戲轉向了系統訓練、比賽,“有更多機會去外地比賽,開闊了眼界,也不會怯場了。從思維方面來說,五子棋還有助于學習。” 為何會被五子棋吸引?鄭逸寧說:“相比之下,圍棋之類的門檻有些高,五子棋老少皆宜,更方便入門。” 事實上,任何一項運動要達到高水平都并不容易。“五子棋不是玩得時間長就會水平高。下棋時,我的腦海中會想象,如果這個子落在這里,對方會怎么應對,下一步該怎么走……所以比賽是需要把對手和自己的心思統籌起來思考的。” 橋牌讓孩子們學會了協作配合 如果說五子棋是“新興”智力競賽項目,那么橋牌在很多人眼里就有點“高冷”。近年來,為了推動這個項目更加“接地氣”,寧波市橋牌協會推出了市橋牌聯賽、網絡賽等系列賽事,同時大力推動橋牌進校園。 這次智力運動會橋牌比賽中,江北外國語學校、江北育才學校各有金牌入賬,他們都是我市較早開展橋牌社團課的學校。江北外國語學校的林子涵/劉牧洲是本次運動會青年乙組雙人賽冠軍,“我們都是小學三年級開始學橋牌的,學校橋牌社團每星期都有幾節課。”林子涵說,自己對棋牌比較感興趣,課余還在自學象棋、圍棋、五子棋。劉牧洲告訴記者:“要數學成績好才能進學校橋牌隊,我學橋牌就是數學老師推薦的。學會并不難,最好能經常去外地比賽……”他們認為,除了叫牌等技術方面的因素,要打好橋牌,關鍵是要和同伴“好好合作”。 周祖秀是為江北外國語學校橋牌社團授課的老師,他也表示,“合作”是橋牌與多數棋類項目的最大不同。 寧波晚報記者 戴斌 通訊員 孫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