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 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獲悉,我市已通過省級消除瘧疾考核評估,宣告全市達到瘧疾消除標準。
瘧疾俗稱“打擺子”“瘴氣”,是瘧原蟲寄生于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蚊蟲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感染。瘧疾在我市歷史上曾普遍流行。史料記載,寧波市瘧疾流行始于20世紀20年代,1962年是歷史上發病最高的一年,通過數十年不懈防治,1987年至1989年11個縣(市)區先后達到基本消滅瘧疾標準。
為鞏固瘧疾消除成效,1990年起我市在鄉鎮以上醫療單位設立監測點,開展“瘧疾、疑似瘧疾和不明原因發熱”(簡稱“三熱”病人)監測,每年血檢人數要求不低于當地總人口數的2%。。1990年至1999年瘧疾發病持續在較低水平。2009年我市發現最后1例本地瘧疾病例。
2010年后,全市開始實施消除瘧疾行動。2010年至2015年共發現瘧疾病例90例,均為輸入性病例,病例以往來于非洲、東南亞等地的境外輸入惡性瘧為主,無本地感染瘧疾病例發現。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11個縣(市)區均通過消除瘧疾考核評估,2015年9月向省衛生計生委提交了市級消除瘧疾考核申請報告。
通過消除瘧疾考核,是不是意味著今后我市不再出現瘧疾?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回答,今后輸入性瘧疾病例仍將持續存在,而且瘧疾的傳播媒介中華按蚊也普遍存在,因此仍需做好各項防治工作。(記者陳敏通訊員陶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