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訊(記者 陳敏) 上周四下午,寧波第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郭維英按時來到西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那里,一群患者早早在等著她看病。“自從二院的專家到社區坐診,我們看病方便多了,不用跑大醫院了。”75歲的張奶奶開心地告訴記者。
過去兩年,我市中心城區5家三級醫院的119位專家,像郭維英醫生一樣,定時到基層醫院門診,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看病。
大醫院人滿為患,老百姓看病難,是一個全國性的難題。如何改變這一狀況?2012年底,浙江省委作出“雙下沉、兩提升”的重大決策,著力推動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務人員下基層,提升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群眾就醫滿意度,補齊民生短板。按照“雙下沉、兩提升”要求,這幾年,結合寧波實際,我市推出了多項舉措,逐步緩解基層看病難。
構建區域醫療機構聯合體,大醫院專家送醫到基層,就是我市緩解基層看病難的一大舉措。
2014年11月,市政府印發了《寧波市開展區域醫療機構聯合體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在中心城區,以5家三級醫院作為牽頭單位,聯合區域內的二級及以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29家基層單位,組建了5個醫聯體。醫聯體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牽頭醫院負責制,重點圍繞統籌醫療資源管理、建設醫療信息共享平臺、加強基層骨干醫師重點培養、開展雙向轉診等開展工作。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基層共開設固定的上級專家社區門診52個,5家醫院50余個專科的119名副主任醫師及以上的專家輪流到基層醫院坐診。
在大醫院專家送醫到基層的同時,我市還積極探索契約式家庭醫生制服務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醫療新模式,并在全國率先建設“云醫院”“云診室”。至今年4月底,我市家庭醫生簽約居民共計27.2萬人,開設13個專業“云診室”、70余個基層“云診室”,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享受“足不出戶看名醫”。
2015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5年度公共服務藍皮書》,我市的醫療衛生滿意度在全國38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學發布《2016年度中國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報告》,我市的“公共服務整體滿意度”及“公立醫院服務滿意度”在全國35個主要城市中均名列第一。 |